“传流直至今”的出处是哪里
“传流直至今”出自宋代喻良能的《题东林寺》。
“传流直至今”全诗
《题东林寺》
宋代 喻良能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
岸帻销尘虑,凭栏净客心。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
图传三笑粲。
阁拥五杉森。
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
僧袈何代醑,佛影几时沉。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
《题东林寺》喻良能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东林寺》是喻良能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
岸帻销尘虑,凭栏净客心。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
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
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
僧袈何代醑,佛影几时沉。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古迹的缅怀之情。
诗中的\"江湖大兰若\"指的是东林寺,兰若为佛教词汇,意为寺院。东林寺在江湖之中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与\"庐阜一东林\"呼应,显示了它的庄严和重要性。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景色,水流绕着石砌的池塘,寺门前的山峦苍翠。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表达了东林寺历经千年依然静谧、神秘的氛围,松树和柏树为寺庙提供了四季常青的背景。
\"岸帻销尘虑,凭栏净客心\"表达了作者在东林寺的宁静环境中,抛却尘俗的烦忧,心灵得到了净化。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描绘了殿宇庄严,泉水潺潺流动的景象,寺庙的建筑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表达了作者思念元亮(可能是一位友人或前辈)的情感,同时也勾起了他对东林寺曾经醉心吟咏的回忆。
\"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描述了寺庙中的壁画和楼阁,寺内保存着历代高僧的传世佳作,五棵松树犹如护卫一般环绕着寺庙。
\"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暗示了寺庙中珍贵的佛经,藏在难以触及的地方,经台已经不再可见。
\"僧袈何代醑,佛影几时沉\"表达了僧人的服饰已经不再时尚,佛教的影响力逐渐消退。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表达了晋代的辇车和殷墟的碑文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沉淀下来的历史已经深厚而古老。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追思之情,他呼吁人们不妨抽出时间去思念和怀念古人的智慧和成就。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表达了东林寺作为佛教寺院,香火一直传承至今,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色和氛围,抒发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寺庙的静谧环境、庄严的建筑和自然山水的美景,都体现了佛教追求心灵净化和达到超脱境界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佛教文化经历了沧桑岁月,但其影响力和价值依然流传至今。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喻良能对佛教和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