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像头百科 > “意气不惊双白鬓”的出处是哪里

“意气不惊双白鬓”的出处是哪里

“意气不惊双白鬓”的出处是哪里

“意气不惊双白鬓”出自宋代袁说友的《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意气不惊双白鬓”全诗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宋代 袁说友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

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

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

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袁说友 翻译、赏析和诗意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杖屦东风欲滥巾,

我手拄着拐杖,踩着草鞋,东风吹拂着我的帽巾,

(诗意:描述春天的景象,作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小舟重泊一亭春。

小船停泊在一个亭子旁边,春天的景色如此美丽,

(诗意:描绘了作者在船上欣赏春天美景的场景,表达了生活的惬意和安逸。)

醉看梅月无新语,

陶醉于观赏梅花和明亮的月光,没有新的言语,

(诗意:表达了作者在美景和美食的陪伴下,享受宁静的心境,沉浸在自然的美丽中。)

老与溪山作故人。

我与溪水和山峦成为了老朋友,

(诗意:表达了作者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态度,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与山水共生共存。)

意气不惊双白鬓,

我心境安宁,不因外界而惊扰,尽管我的头发已经花白,

(诗意:表达了作者的心境淡然从容,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功名忍负百年身。

对于功名利禄,我宁愿忍受百年磨难,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气质的陶冶。)

我来又续题诗柱,

我来到这里,为了继续题写诗篇,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敬为刘郎细拂尘。

恭敬地为了刘郎细心地拂去尘土。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刘郎的敬重和尊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细节和修养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淡然,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诗中展示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将心思放在心境的修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整首诗意境高远,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