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像头百科 > “披衣视云汉”的出处是哪里

“披衣视云汉”的出处是哪里

“披衣视云汉”的出处是哪里

“披衣视云汉”出自宋代黎廷瑞的《夜泊彭蠡风大作》。

“披衣视云汉”全诗

《夜泊彭蠡风大作》

宋代 黎廷瑞

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时笑拥篷,五老犹壁立。

《夜泊彭蠡风大作》黎廷瑞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夜泊彭蠡风大作》是宋代黎廷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在彭蠡湖泊中停船的情景,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个人体验,抒发了对困境和忧虑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卸下船帆,月亮即将落下,停靠在岸边,风变得猛烈。

吹起的沙子像传递铁箭一样,飞雪散落像琼粒飞溅。

重重水波像太古时代的湖水,天帝派遣龙下凡来吸水。

深潜的鱼鳞离开了它原本的巢穴,苍黄的天色中船只进入。

谁能知道朝廷的坐境困顿,寝具已湿透。

惊慌中夜起身,无尽的忧虑困扰。

披着衣服望向云汉天空,阴沉的天空下只有一顶笠子。

颇有疑虑,仿佛庐山和阜山倒塌了,三次叹息无济于事。

平日里笑着拥有篷帽,五位老人依然坚守在岸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停船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困境和忧虑。诗人在夜色中感受到风的猛烈和湖水的浩渺,这些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困扰相呼应。诗中的\"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彷徨,感叹政治的困境和自身的无奈。诗末的\"三叹救何及\"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无法解决的无奈和苦闷。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对政治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反思。同时,诗中的\"五老犹壁立\"则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意象的运用,刻画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无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