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像头百科 > “未识梅花曲外声”的出处是哪里

“未识梅花曲外声”的出处是哪里

“未识梅花曲外声”的出处是哪里

“未识梅花曲外声”出自宋代宋伯仁的《闻角》。

“未识梅花曲外声”全诗

《闻角》

宋代 宋伯仁

晓角经秋每厌听,那堪和月在边城

从来只说梅花引,未识梅花曲外声。

《闻角》宋伯仁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闻角》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清晨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角

朝代:宋代

作者:宋伯仁

晓角经秋每厌听,

那堪和月在边城。

从来只说梅花引,

未识梅花曲外声。

译文:

清晨的角声穿越秋天,让人感到厌倦,

然而,与明亮的月光共同在边城中,

始终只听到梅花引领的声音,

却不曾真正体验到梅花曲之外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清晨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角声的感受。作者形容自己听腻了晨曦中那一遍又一遍的角声,但当角声与明亮的月光共同出现在边城时,他只能想起梅花引领的美景,而无法真正领略到梅花曲之外的声音。这首诗通过音乐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单一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悟。

赏析:

《闻角》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通过对角声和月光的描绘,作者在诗中传达了一种对单一美好事物的思考与反思。晨曦中的角声固然美好,但它们成为了作者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让他产生了厌倦之感。然而,当角声与明亮的月光相伴时,作者的心灵被引领到了梅花的美景,这种引领与梅花曲之外的声音相比,显得更加珍贵而难得。这首诗词通过对单一美好事物的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时要注重多样性和全面性,不要被某一种美所束缚,而是要拥抱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