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像头百科 > “宫商调屡更”的出处是哪里

“宫商调屡更”的出处是哪里

“宫商调屡更”的出处是哪里

“宫商调屡更”出自唐代杨衡的《赋得直如朱丝弦》。

“宫商调屡更”全诗

《赋得直如朱丝弦》

唐代 杨衡

寂寞瑶琴上,深知直者情。

幸传朱鹭曲,那止素丝名。

瑞草人空仰,王言世久行。

大方闻正位,乐府动清声。

文武音初合,宫商调屡更。

谁能向机杼,终日泣无成。

《赋得直如朱丝弦》杨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赋得直如朱丝弦

寂寞瑶琴上,深知直者情。

幸传朱鹭曲,那止素丝名。

瑞草人空仰,王言世久行。

大方闻正位,乐府动清声。

文武音初合,宫商调屡更。

谁能向机杼,终日泣无成。

中文译文:

赋诗作品《赋得直如朱丝弦》

孤寂地放在瑶琴上,深深地了解直的感情。

幸好传唱朱鹭曲,使素丝声名不止。

人们崇拜祥瑞之草,王室言论历久传扬。

庄严的礼乐体系受到推崇,古代宫廷乐府掀起清新的声音。

文人武将的音律初次融合,宫商音调多次变换。

谁能像机杼一样辛勤努力,却一天到晚哭泣无所成就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瑶琴为背景,通过艺术形象描绘了直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瑶琴的描写,将直的情感表达出来。诗中的朱鹭曲和素丝名是指以乐曲的方式传扬真实感情和音乐家的声名。听众对乐曲的鉴赏和传承使得直者的精神得以延续。后半部分的描写将音乐家与诗人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他们对艺术以及人生的追求和苦闷。整首诗暗示了追求真实情感和自我表达的艺术家的困惑和努力。这首诗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我表达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