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班级授课制名词解释

班级授课制名词解释

班级授课制名词解释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具体特点如下:

1. **班级组成** :学生根据年龄和学习特征被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

2. **教学内容与进度** :同一班级内的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进度需保持一致。

3. **课程安排** :课程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按学科和学年划分成多个小部分,每一小部分称为一“课”。

4. **授课时间与顺序** :教学活动根据固定的时间表进行,通常是连续上课,有固定的授课顺序(课程表)。

5. **教学目标** :旨在向全班学生集体教学,便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的教学。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并在19世纪中期成为西方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有哪些?

班级授课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班级授课制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