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都有哪些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主要包括:
1. **劳动合同期满** :固定期限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后终止。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劳动者退休后,开始领取养老金,劳动合同即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或失踪** :劳动者死亡、被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劳动合同终止。
4. **用人单位被宣告破产** :用人单位因破产等原因,其法人资格消灭,劳动合同终止。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决定提前解散** :用人单位因违法或经营不善等原因,营业执照被吊销或决定关闭、撤销,或决定提前解散,劳动合同终止。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劳动者在医疗期内、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保护阶段,或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等,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
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合同期满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条件而劳动者拒绝续签,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此外,如果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且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也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则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劳动合同期满后如何判断是否终止?
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如何证明?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了哪些内容?